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中超二次转会窗口即将开启 省钱成各俱乐部共同思路_外援

时间:2021-06-05 10:31:00 来源:

中超二次转会窗口即将开启 省钱成各俱乐部共同思路_外援

本周,国际足联纪律委员会给上海申花俱乐部发出了一张“判罚函”,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向前主帅弗洛雷斯支付拖欠的报酬和违约金,总额折合人民币高达1亿元人民币。且不说当初弗洛雷斯离开申花队的时候,俱乐部对外的说法是“因个人原因”,接下来可以想见,申花俱乐部一定会就此事上书国际足联“掰扯掰扯”,只单说这1亿元人民币,已经足够令当下的中国足球圈内哗然,因为现今的中超联赛大环境中,绝大部分俱乐部都把降低投入、压缩开支当做重点,1亿元人民币,是一家俱乐部赛季投入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一个“钱”字,放在任何一家俱乐部,都是大问题,如何把可支配的赛季预算花好,也考验着各家俱乐部的当家人。

哪怕只倒退3个赛季,那时候对中超阵营中的三分之一左右俱乐部而言,拍出高额转会费买高身价外援,还都不是问题,为一名志在必得的外援,单个赛季付出一、两亿元人民币的代价,还完全不在话下,即使是彼时的小成本俱乐部,单个赛季用于外援引进、工资支付的预算,以亿元计算同样很正常,然而时至今日,一切都变了。

“这个球员是自由身……”目前活跃在中国职业足球圈中的各路经纪人都有体会,这句话,差不多是他们本赛季向“有业务往来”的俱乐部推荐外援时的固定话术,或者说算是敲门砖、先决条件也可以。换个角度说,经纪人们在如今的联赛环境中,要是还想做成外援生意,只有去挖掘“零身价”的自由身球员,才有尝试的余地,否则任凭球员本人如何出色,推荐到俱乐部,也几乎是“免谈”的。截至4月12日本赛季冬季转会窗口关闭,16家中超俱乐部中,“零投入”引援的有10家左右,即便是像深圳足球俱乐部这样连续多个赛季大手笔引援的俱乐部,本赛季人员引进方面的花费,也只有几千万元人民币。成批的高身价外教、外援离开中国,新引进的外援普遍只有欧洲二级联赛水准,使得中超前5轮比赛过程中,舆论一致在沮丧比赛的含金量、观赏性断崖式下降,但是这才是更切合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现实的局面。

从时间上推算,联赛的夏季转会窗口即将打开,包括天津津门虎队在内,有多家俱乐部正在运作新的外援加盟,这些计划引进的外援,一方面都将以自由身加盟球队,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共性的现象是,俱乐部在通过经纪人与这些外援商讨工作合同细节时,对包括合同期长短在内的诸多自我保护环节,普遍非常在意和坚持。更直白地说,为了避免球员签长约可能带来提前解约的经济损失,俱乐部在发出工作邀请函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谨慎,认可一份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有利于俱乐部的工作合同,也成了外援谋求来中国工作的前提。当然,在目前这个特殊时期,无论计划引进的外援身在何处,完成手续让他们顺利来到中国,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其实眼下大多数俱乐部“省钱”是共性的思路,不仅体现在外援流动方面,国内球员的流动也是如此。在这个歇赛期中,一些“人员储备过剩”的俱乐部,本着减负的目的,都在主动与其他俱乐部联系人员输出,而一旦能够达成意向,所谓的“租借费”一般都是象征性的,最基本的诉求无非是球员本人有球可踢、“下家”能够担负球员的工资。个别俱乐部面对自家合同期内无法进入主力阵容的高薪球员,甚至愿意接受与“下家”共同负担其工资的条件,以求降低负担和开支。

就在上周,国家体育总局对外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未来中国足球发展作出了很多具体的规划,在冷静中变革势在必行,而作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龙头,中超联赛、中超各俱乐部,首先必须保证在震荡期中平稳“活下去”,之后才是如何更好地在变革中迎接“春天”。

本报记者 顾颖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