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中国足球篮球不能相互吐槽?媒体:有关注度才会成为槽点_冯巩

时间:2021-03-16 23:01:00 来源:

中国足球篮球不能相互吐槽?媒体:有关注度才会成为槽点_冯巩

文 丰二

中国体育“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但真的活泼吗?

有网友说,范志毅在《吐槽大会》上的搞笑程度,不亚于长得跟他相似的罗嘉良和小沈阳。

最新一期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男足范志毅,男篮周琦、郭艾伦、杨鸣一起上节目,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罕见地互为“槽点”。

节目策划得很成功,范志毅和杨鸣在舞台上展现了出人意料的演技,笑料不断且不尬,把李诞都笑趴。

有人认为,中国男篮和中国足球一样变得缺少羞耻心,才会把那些刻骨铭心的失败付之一笑,这有违体育精神,这是自我矮化。但这个观点似乎过于严肃了。与那些动辄苦大仇深的体育观相反的是,年轻一代除了关心比赛结果,更愿意在体育话题里寻找乐趣。这种乐趣基于比赛,也超过比赛。

有社会关注度

才会成为槽点

《吐槽大会》不过是近三年的网络综艺节目,但针对中国足球的另一档吐槽大会已经开播30年了。这档节目叫春节联欢晚会。

其实中国足球在春晚上的首秀是以“英雄形象”出现的。1988年,中国男足在东京雨后泥泞的草皮上顽强逆转日本队,首度冲进奥运会。男足获得了一个在春晚直播里给全国人民拜年的机会。

改革开放早期的中国,迫切希望得到国际认可,竞技体育作为规则最公平的对决,似乎最容易完成这个目标。中国女排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奠定了全民精神偶像的地位。

中国女排感动几代中国人,女排精神和女排成绩至今在延续。

这是一种朴素的国家体育观:赢了即国民英雄。但它的阴暗面是:输了即国民狗熊。跌落过神坛的李宁和刘翔曾经深知这一点。

中国女排一直赢,所以是英雄,男足自1988年之后就长时间输,吐槽男足成了春晚固定节目。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吐槽”这个词。它叫嘲笑、讽刺、挖苦、揶揄、调侃、抱怨。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男足在八强战里竟然0比1输给平时瞧不上眼的泰国队。几个月后的1991年春晚,两个相声节目对中国足球开启群嘲模式。那时春晚相声是全国最受关注的文艺语言类节目。

春晚相声的吐槽,早早证明足球是中国第一运动。

姜昆、唐杰忠的相声《着急》,用词还比较委婉。唐杰忠说:“那你看看足球呀?”姜昆回话:“中国队干踢不进球你不着急呀!”牛群、冯巩的相声《亚运之最》用词狠多了。

冯巩问:“什么最臭?”牛群回答:“中国男子足球队临门一脚,那脚最臭。”

冯巩接着问:“什么话最伤人?”牛群答:“有些球迷的话最伤人,中国足球队脚太臭,不如回家卖土豆。”

冯巩和牛群先后4次搭档在春晚相声里吐槽中国足球,随后黄宏、郭达、郭冬临、赵本山等人在春晚小品里多次拿中国足球开涮。

2008年春晚,迎北京奥运,赵本山在小品《火炬手》里的对白成了中国足球形象的最广为人知的注脚:

“什么运动看着最揪心?”“足球!”

“什么运动看着更揪心?”“中国足球!”

赵本山曾经投资辽宁足球俱乐部,担任辽足董事长,算是亲身参与过中国足球,所以他的语气听起来多了一份无奈,尽管并不算幽默。

辽足董事长赵本山也曾深入度介入过中国足坛,他的总结陈词言简意赅。

春晚这种极具影响力的平台,对塑造中国足球形象当然“功不可没”,所以有足球从业者反感这些艺人拿足球开涮。但话又说回来,1999年中国女足在洛杉矶玫瑰碗杀进决赛,2001年中国男足冲进韩日世界杯,甚至,2010年中国男足在友谊赛里3比0赢韩国勉强终结“恐韩症”,艺人们在春晚上也不吝赞扬和追捧。

不能怪春晚“梗化”了中国足球。中国足球享受了太多被寄予厚望的红利。

反过来说,春晚反复吐槽,加深了中国足球在民间舆论场里的存在感,连那些从来不看中国队比赛的人,都知道中国足球不同于其它项目。比如,春晚从来不吐槽中国篮球或中国田径。

有足球圈内人容易看到春晚吐槽带来的负面效果,且不能正视世界第一运动最重要的价值——娱乐大众。这属于鸵鸟心态。

印象中,春晚已经好几年没吐槽中国足球了,中国足球真的一点都不失落?网络综艺还没忘掉中国足球,他们真的一点都不欣慰?不能在场内满足观众,还不能在场外博观众一笑,你的价值就是零。

曾出现关键失误的周琦和中国男篮也开始沦为全民吐槽对象,但中国篮球圈还不能坦然面对?

号角概念淡化

体育本是文化

长久以来,“中国足球”这个概念里,重要的是“中国”,而非“足球”。“中国体育”同理。这是狭义的理解,也是现实的窘境。

牛群、冯巩第一次在春晚吐槽国足的那个相声《亚运之最》,其实还有个结尾。冯巩问:“什么话最感人?”

牛群答道:“中国男子足球队主教练高丰文的话最感人。他说:‘是我们伤了球迷的心,只要他们解气,哪怕拉出去把我们打一顿。只要别把我们打死。因为我们还要踢球,还要为祖国尽一点我们的微薄之力。’”

高丰文当时就在晚会观众席,脸上是老一辈体育人憨厚的表情。那个年代的中国体育只有唯一的价值观:集体荣誉。所以输赢不只是运动的规则,而是运动的全部。

高丰文带领的那支中国队,曾只差一步到罗马(90年世界杯),有球迷给他寄上吊的绳子羞辱他。

1996年的春晚现场,中国足球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姜昆和戴志诚说起北京国安队连续在友谊赛里赢下欧洲和南美球队:“AC米兰、阿森纳、佩纳罗尔、桑普多利亚、弗拉门戈,我们中国全赢啦!”这是把北京队的输赢上升到了国家输赢的高度。

范志毅当时作为全国联赛亚军上海申花队的一员,出现在春晚上海分会场。很多年后,恒大集团喜好标榜广州队代表中国足球在亚洲取得好成绩,话语体系如出一辙。

1996年,率先实现职业化的中国足球,是全民聚焦所在。

这种集体语境下,中国体育严格区分于娱乐,好像总是代表着严肃的东西。但有一条悖论显而易见的:屡败屡战,还是有人看。这说明大家对输球是能接受的。

为什么能接受输球?答案只有一个:输球本身也是一种娱乐。

人们逐渐发现,所谓输掉比赛的耻辱,只是一种煞有介事的说辞。说总是要说的,煞有介事也没有错,它是一种情绪渲染。但体育渐渐露出了娱乐的真相。

久而久之大家意识到,竞技体育不只有胜负二元的单一维度,其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演出,无非比文学艺术多了一份客观标准。

中国足球率先职业化后,运动员相继变得鲜活,他们从国家集体份子变成了职业运动员,靠卖技艺为生。不管是李承鹏对魏群替小队员挡刀的书写,还是李毅庆祝主教练下课时对镜头说的那句”天亮了“,反正运动员成了故事里的主角,中国体育不那么严肃了,从体工大队时代进入了剧情时代。

很多年后,“屌丝之王”李毅早已与当时下课的主教练迟尚斌一笑泯恩仇。

中国体育曾经是大国崛起前的号角,但其之于中国社会的意义已经随时代改变。

2008年之后,中国人已经不再那么关注奥运会成绩。中国游泳队在里约奥运会上拿了几块奖牌?忘了。但记得傅园慧在场边接受采访时的纯天然表情包和那句成为年度热词的“洪荒之力”。傅园慧那年拿奖牌了吗?真忘了。人们开始关注胜负之外的事。

竞技体育世界里当然还会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正能量剧情,永远会有,而且它是竞技体育的真正魅力所在,但这种剧情只能是体育内核,而非外延。外延一定是泛娱乐,否则更宽阔的职业体育市场概念就不存在。

雷佳音曾经穿着范志毅的5号球衣录综艺节目,胡歌曾经在微博上喊一句“申花是冠军”,在我看来,中国足球应该把自己主动归为生活方式、泛文化。这也是我为范志毅上《吐槽大会》叫好的理由。

一档综艺节目里,演员雷佳音模仿的耸肩范志毅,简直太像了。

我不觉得男篮周琦和郭艾伦坐在娱乐节目里接受吐槽是没有羞耻心。我也不觉得天天喊“国家队利益高于一切”就是上进心。中国体育圈还需要用更多自嘲来消解那些沉重的来自于“中国体育”四字的压力。

运动员娱乐大众

从会说话开始

不是要给《吐槽大会》打广告,但它确实给运动员提供了一个说话的舞台,哪怕那些词是设计好的。

语言表达一直是中国运动员的超级弱项。但它对一个人的形象而言何其重要——运动员在比赛里发挥出色,在赛后采访的话筒前却只会拘谨地说几句谢谢队友努力之类的客套话,然后用“吧”字做每一句话的结尾,显得无所适从,观众就会质疑:这人到底有没有思想。

没有思想,谈什么江湖恩怨,说什么运动美学。如果说不出“天亮了”,李毅就只是一名普通罗圈腿前锋。

孙杨的成绩、宁泽涛和刘湘的颜值、傅园慧的“放肆”,一度让中国游泳队爆红。孙杨参加过《吐槽大会》,那期他说得其实不好笑。他说“霍顿,盖伊,你们游得更快一点,就能喝到我美味的洗脚水了。”这样的话虽然能割到民族主义情绪的流量,但有些不雅。孙杨有运动天赋,可是身边的人总显得没啥天赋,帮不了他什么,还帮倒忙,包括这位文案。

同样是说话,有人说话会减分,有人说话会加分。中国运动员虽然长期受关注,但也长期缺乏面对大众说话的经验,不敢做舆论场的主角。就像拿到20个世界大赛冠军的林丹做客《吐槽大会》时讽刺中国男足的那句话:“运动员还是要靠成绩说话。”

这么说当然对,但嘴巴要对得起成绩才行。比如,姚明的得体和风趣就配得上他的身高。

林丹也曾在节目里吐槽国足及自嘲,发挥也不错。

《吐槽大会》虽然设计好了台词,但参演者临场的发挥也很讲究。范志毅的发挥浑然天成,这跟他本来就习惯性做主角有关,他在上海媒体、央视、英国媒体面前侃侃而谈已习以为常。

这次的文案设计,恰是基于2013年他接受上海五星体育采访时的一段即兴回答。当时范志毅刚踢完一场野球,被问怎么看中国队1比5惨败给泰国队,他满头大汗地说出了一段诚实的、充满愤怒情绪的、有些逗趣的话,比相声小品演员的台词更有感染力。

虽然范志毅退役后在教练专业上没有什么大成就,但我觉得曾经的“中国队长”也在用另一种方式为中国体育从业者做表率——

他可以告诉所有中国运动员,面对镜头说话跟训练比赛一样,也是演出的一部分,不管是综艺舞台还是赛后混合采访区,所有细节都在展示你和你所从事的行业的魅力。如果体育圈连这一点娱乐责任都回避,那就太对不起关注度了。

很多人不知道,“亚洲足球先生”范志毅的英语非常流利。

新中国最初的领导人曾给抗日军政大学设计过一句著名口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某种程度上,中国体育在和平年代一度扮演类似于抗日军政大学的角色,这句口号用在其身上合适不过。很团结,很紧张,很严肃。有人反问,怎么能既严肃又活泼?范志毅和杨鸣参加《吐槽大会》就是活泼。中国体育前几十年都只有前三个词,现在终于有些“活泼”了,是好事。

很多从业者严肃地认为中国体育不能“娱乐至死”。哪有这么夸张。我觉得“不娱乐就死了”更悲哀。

稿件来源:新周刊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